农业基因组重点实验室人才计划

1. 实验室现有队伍情况及人才培养情况

实验室现有人员 163 名,固定人员 150 人,流动人员 13 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 1 位,国家杰出青年 1 位,海外归国人员 8 人,博士 24人,硕士 48 人,学士 76 人,其他 15 人。根据人才研究领域不同,人才团队分为测序技术与生物信息分析团队、农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团队、畜禽分子育种技术团队以及水产生物育种技术团队。目前实验室已形成了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以及学科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科研队伍。根据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实验室将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侧重培养”的原则。一方面积极寻求合适的杰出人才,一方面努力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满足实验室发展的需求。

2. 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1)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承担单位华大基因倡导“以项目带学科、带人才”的教育理念,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应基因组学人才培养的创新型教育之路。基于基因组科学的大科学、综合交叉与前沿性等特点,现有的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它的发展需求。为充分发挥华大基因和国内外高校双方现有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提出在高校现有教育体系框架下,探索符合基因组科学发展的新型教学和研究模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教育培养体系(如创新性的2+2+X 学生培养模式等)。华大先后与深圳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等签订协议,开展科研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同时,华大还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奥胡斯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合作。

至今,国内近 10 所知名高校已选送了近百名优秀本科生加入华大的“2+2+X”联合培养项目,华大还与附属机构培养了50多名博士生以及80多名硕士生。一大批学生通过华大这一体系的培养迅速成为跟踪前沿发展,掌握先进技术,具备实战经历和能力的优秀创新型人才。其中相当一部分学员参与到了大型科研与合作项目的研究中,通过自身努力成为相关领域的技术骨干,在 Nature、Science 等知名科学杂志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实验室在人才建设方面将继续坚持华大“以项目带学科、带人才”的教育理念,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基因组学领域的后备领军人才以及技术骨干。

(2)提供对外培训和交流

为充分发挥农业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作用,全面提升我国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实验室建设单位华大基因将组织基因组学领域的技术培训和交流。培训将围绕实验室研究方向,开设基因组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子育种等培训课程。对外培训课程将由华大科研项目一线人员精选组建讲师团队,从而搭建一座崭新的科研技术学习平台,提供生物信息学最前沿的技术学习课程。

(3)大力加强合作,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

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针对主导学科、产业建设的需求,加强广泛的合作。实验室将与国际水稻研究所等机构建立稳定的人才合作互信关系,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此为基础,大力吸引海内外育种高层次人才,引进一大批高水平的项目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为实验室建设和项目开展提供持续动力和智力支持,打造高端人才集聚高地。